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ICU监护中,急性低血压的发生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检测和提前预报急性低血压发生已成为医学界必须重视的临床问题.近年来,医疗监护技术和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对急性低血压发生的预测方法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研究与可能发生急性低血压相关的生命体征参数,发现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可以作为有效的指标参数;二是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通过一定的时间窗和阈值判断,可达到提前1小时预测急性低血压的发生.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临床监护参数相结合,是实现智能化监护技术发展的方向,在继续丰富监护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应用医学信息学方法认识急性低血压发生的规律,寻求提前预测急性低血压发生的方法,进而设计智能化预测软件.以上研究有利于实现急性低血压提前预测,提前干预,大大降低抢救风险,具有重大的临床研究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ICU急性低血压预测方法研究
心电图仪
ICU
急性低血压
脉搏波传导时间
BP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在急性低血压发生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急性低血压
BP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特征参数
预测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及其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
护理干预
综述
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护理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CU中发生急性低血压的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低血压 ICU 预测方法 动脉压 特征选取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42
页数 分类号 R318.04|R318.6
字数 5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08.2010.05.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效明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99 1579 20.0 28.0
2 赖丽娟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1 5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低血压
ICU
预测方法
动脉压
特征选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双月刊
1002-3208
11-2261/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