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迭加原理和Kaclaanov提出的简化方法,研究了裂纹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不同裂纹布置形式所产生的增强或屏蔽效应,发现当微裂纹沿着或垂直于最大拉应力方向布置时都不产生最大的作用效应,这有别于Ortiz[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1987,54(3):54-58]的结论.还探讨了混凝土类材料的微裂纹的产生机制及微裂纹区对主裂纹尖端产生的作用效应,得出微裂纹区对主裂纹是起增强的作用,增强程度随微裂纹密度和微裂纹长度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
推荐文章
微裂纹区对主裂纹扩展的影响
主裂纹
微裂纹
最大周向应力判据
扩展速率
扩展方向
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缺陷与运动裂纹的相互作用
固体力学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预制裂纹缺陷
动态焦散线
冲击荷载
三点弯曲梁
反复印压作用下光学玻璃的微裂纹交互作用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
光学玻璃
多次印压
微裂纹
交互作用
富水区深埋巷道围岩微裂纹裂尖塑性区研究
断裂力学
裂尖塑性区
水压力
微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纹间作用机制探讨及微裂纹区对主裂纹的作用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迭加原理 应力强度因子 作用效应 微裂纹区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3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79/j.issn.1000-0887.2010.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晓舟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168 7.0 11.0
7 章青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1 1177 17.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迭加原理
应力强度因子
作用效应
微裂纹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数学和力学
月刊
1000-0887
50-1060/O3
16开
重庆交通大学90号信箱
78-2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4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23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