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按亲缘关系追溯构建一套以不同年代主栽品种为骨干的早籼稻系谱材料,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种植,研究不同年代早籼稻品种的植株形态性状变化及其发展演变特征,并分析植株形态演变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早籼稻品种在演变进程中,植株形态性状变异较大,品种间均达极显著差异,从早期高秆品种到近期高产品种,株高呈明显降低趋势;冠层功能叶片的形态演变主要表现为叶长变短,叶宽无多大变化,最终叶面积下降,这是矮化育种和株型育种的直观体现.植株形态演变的主导因子在于株高、叶长和叶面积,因此认为早籼稻品种改良应保持现有株型配置的同时,适当增加株高和叶长,以提高冠层功能叶面积和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与合理分配.
推荐文章
不同年代籼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的研究
籼型水稻品种
稻米品质
差异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磷效率比较
棉花
种植年代
磷吸收效率
磷利用效率
磷转移效率
磷再转移效率
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叶片光合性状
中籼水稻
株型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年代早籼稻品种的植株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早籼稻品种 植株形态 演变特征 主导因子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7-1102
页数 分类号 S511.01
字数 4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86.2010.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国胜 15 613 12.0 15.0
2 廖西元 54 1337 21.0 36.0
3 朱智伟 92 2098 23.0 43.0
4 张卫星 31 348 10.0 18.0
5 宋文卿 1 2 1.0 1.0
9 于隆严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1 2 1.0 1.0
10 周蓉 6 79 4.0 6.0
11 于永红 9 27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22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早籼稻品种
植株形态
演变特征
主导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