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压电阻抗(EMI)技术和回传射线矩阵法(RMM)对含裂缝智能梁进行了振动特性研究,提出了修正的理论模型,使得压电阻抗信号能与结构裂缝的各物理参数定量地联系起来.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描述了含裂缝梁的弯曲振动特性.结构裂缝模拟为具有一定刚度的转动弹簧.对于黏贴有压电片的结构元件,把它作为压电片一粘结剂一主体梁这一耦合结构系统加以考察.最后推导出包含了结构裂缝信息的压电阻抗的解析表达式.基于该模型,与实验数据以及其它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考察了各物理参数对压电阻抗信号的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回传射线矩阵法在传感器优化布置中的应用研究
回传射线矩阵法
Timoshenko梁
波传播极限间距
有效独立—驱动点残差法
回传射线矩阵法分析桩的横向动力响应
Timoshenko梁
弹性地基梁
Fourier变换
回传射线矩阵法
箱梁剪力滞后分析的传递矩阵法
箱粱桥
剪力滞效应
传递矩阵法
场矩阵
点矩阵
利用传递矩阵法对阶梯悬臂梁的裂纹参数识别
振动诊断
裂纹参数识别
阶梯悬臂梁
传递矩阵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的含裂缝智能梁的动态特性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压电阻抗 回传射线矩阵法 裂缝识别 耦合系统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4
页数 分类号 TU323.3
字数 5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10.0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丽莉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13 75 4.0 8.0
2 严蔚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12 2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电阻抗
回传射线矩阵法
裂缝识别
耦合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