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国立清华大学时期,为了发展科学、培育中国自己的学术精英,清华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其中以通才教育的思想最为重要,直到今天,仍然不断地给我们以启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尚有大学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不同观点。清华则明确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理念,即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提倡在高等
推荐文章
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初探
清华大学
院系调整
理学院
工学院
调整方案
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空间的变迁
清华大学
建筑教育空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对我国力学教育的贡献
力学教育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
钱学森
钱伟长
郭永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
来源期刊 北京教育:德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通才教育 学术精英 教育理念 末国 国学研究院 专才 新清华 人格教育 梅贻琦 国家需求
年,卷(期) bjjydy,(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才教育
学术精英
教育理念
末国
国学研究院
专才
新清华
人格教育
梅贻琦
国家需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教育(德育)
月刊
1000-7997
11-1129/G4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3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