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熏蒸-提取法、Biolog微平板培养法,研究了定西典型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农田、撂荒地、天然草地等植被类型下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并通过通径分析的方法解释了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对当地典型植被类型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耕作而言,退耕还林(草)对恢复土壤微生物资源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区垄坡荒地、撂荒地和油松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较高,其次为柠条林、苜蓿地、侧柏-山杏和道沿荒地,以小麦和马铃薯农田较低;研究区垄坡荒地、撂荒地、油松林、柠条林和苜蓿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较高,小麦和马铃薯农田较低;具有根瘤固氮菌的植被(柠条和苜蓿)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最高;农田由于长期生物量损耗且补充不足,其土壤微生物的储量和活性均很低,而通过种植人工乔木林、灌木林或弃耕撂荒,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能恢复到天然草地的水平,且效果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更显著;柠条灌木林通过20 a的恢复,其地下微生物数量与50 a林龄的油松林相近,其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甚至超过了油松林.综合考虑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的土壤微生物特性,认为豆科灌木(如柠条)是恢复植被的较好选择.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格局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
群落结构
植被格局
磷脂脂肪酸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物量的关系
植被类型
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黄土丘陵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长期施肥
土壤呼吸
磷脂脂肪酸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微生物量碳、氮、磷
不同植被类型
黄土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特性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熵 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 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 通径分析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73
页数 分类号 S1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利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7 15376 65.0 121.0
2 曲来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1 465 11.0 21.0
3 卫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9 1199 18.0 34.0
4 张燕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9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36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453)
二级引证文献  (66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3(4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5(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6(8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17(12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12)
2018(13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25)
2019(15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45)
2020(4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类型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熵
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
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
通径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