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子内部还原关环法合成4种不同的2,5位带卤素基团的硅杂环戊二烯,尝试用这4种不同的硅杂环戊二烯反应底物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以及Negishi偶联反应制备2,5位不对称硅杂环戊二烯化合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发现2,5位带相同卤素的硅杂环戊二烯无法制备不对称硅杂环戊二烯化合物,而2,5位带不同卤素的2-氯-5-碘-1,1-二甲基-3,4-二苯基-硅杂环戊二烯是制备2,5位不对称硅杂环戊二烯化合物的最佳反应底物.部分化合物结构经过质谱或氢谱测试确认.
推荐文章
三烯胺催化2,5-二烯酮的远端不对称Mannich反应
三烯胺
环状2,5-二烯酮
一锅法
远端不对称Mannich反应
合成
二氟甲基取代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合成
叔丁基亚磺酰胺
不对称合成
氮杂环丙烷
新型含杂环醚类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性能
L-酒石酸
手性配体
合成
不对称催化性能
(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的不对称合成
Salen配体
重氮乙酸乙酯
环丙烷化
(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乙酯
(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
不对称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5位不对称硅杂环戊二烯的合成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硅杂环戊二烯 合成方法 不对称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1-735
页数 分类号 O626.1
字数 4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783.2010.09.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永嘉 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4 941 16.0 26.0
2 束伟夫 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3 李珊珊 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4 王成云 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杂环戊二烯
合成方法
不对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论文
月刊
2095-2783
10-1033/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7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