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物种C2Hx(x=4~6)在Ni(111)表面的top,fcc,hcp和bridge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计算,得到了各物种较有利的吸附住;并对最佳吸附位进行密立根电荷和总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C2H6和C2H4在Ni(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都是top位,吸附能分别是-36.41和-48.62 kJ·mol-1,物种与金属表面吸附较弱;而C2Hs在Ni(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hcp的吸附能是-100.21 kJ·mol-1,物种与金属表面较强;三物种与金属表面之间都有电荷转移,属于化学吸附.
推荐文章
C2Hx(x=4~6)在Co(111)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C2Hx
Co(111)表面
吸附能
态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
CH4在Fe(111)上解离的DFT研究
吸附
CH4解离
活化能
Fe
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乙醇胺在Ni(111)和Cu(111)表面的吸附机理
第一性原理
乙醇胺
Ni(111)
Cu(111)
表面吸附
CHx(x=2~4)在Co(111)表面吸附的DFT研究
CHx
Co(111)表面
吸附能
态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2Hx(x=4~6)在Ni(111)表面吸附的DFT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2Hx Ni(111)表面 吸附能 态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5-1182
页数 分类号 O641|O647
字数 38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10.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福兰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8 8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2Hx
Ni(111)表面
吸附能
态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