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模态转换压电钻.该压电钻将钻头斜向安装在定子基体上,形成一个纵弯模态转换器.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使定子基体产生纵向振动并通过纵弯模态转换器将该纵向振动转换成钻头部分的局部弯振,从而在钻头端部合成为椭圆运动,为切削及钻孔提供动力.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压电钻进行结构设计,仿真了钻头在设计工作频率下的切削轨迹.根据仿真结果试制了一台样机,对该样机进行了激光扫频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工作频率为56 kHz,切削频率可达336×104次/min,切削幅度则可控制在微米级.实验表明该样机配上普通牙钻,可在普通打印纸、硬纸板、铝板、钢板上进行切削、钻孔等操作.
推荐文章
一种带弹性套的新型模架结构
模具模架
模板孔
导柱导套
弹性套
一种新型的交流稳压电源
交流稳压
交流/交流
PWM
一种用于光学模组变焦的新型螺纹压电电机
螺纹驱动压电电机
光学变焦
有限元分析
激光振动测试
一种防止手术电钻磨穿颞骨的智能监控装置
耳科手术电钻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卡尔曼滤波器
BP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模态转换压电钻
来源期刊 压电与声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模态转换 压电钻 椭圆运动 逆压电效应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0-773
页数 分类号 TN384
字数 20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74.2010.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卫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研究所 124 1217 19.0 27.0
2 赵淳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研究所 269 4525 31.0 51.0
3 丁庆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研究所 16 127 7.0 11.0
4 杨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研究所 12 78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态转换
压电钻
椭圆运动
逆压电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电与声光
双月刊
1004-2474
50-1091/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