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英语从汉语中“借”走了许多词汇,以下略举几例:丝绸(silk):瓷器和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密技术和看家商品。“silk”的发音,显然是汉语的音译。
推荐文章
中国企业英国上市文化适应性调查分析
企业文化
文化适应性
因子分析
西方语境下中国陶瓷文化的利用:以英国柳树图案为例
西方语境
柳树图案
中国陶瓷文化
文化交流
浅论中国园林借景之"因时而借"的应用及发展
古典园林
造景手法
借景
因时而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英国“借”走的中国词
来源期刊 出版视野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借” 英国 汉语 丝绸 商品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6
页数 1页 分类号 F7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对外贸易
“借”
英国
汉语
丝绸
商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出版视野
双月刊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205号
出版文献量(篇)
31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