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挥发油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行为选择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在100和200 mL/min流量下,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对照相比,供试褐飞虱较少选择药物处理区,且在处理区的滞留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药用野生稻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表明该挥发油主要成份是羰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4-乙烯基-2-甲氧苯酚(22.99%)和2,3-苯并二氢呋喃(10.80%).推测含量较高的2,3-苯并二氢呋喃和4-乙烯基-2-甲氧苯酚可能是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的驱避活性成份.
推荐文章
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药用野生稻
栽培稻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褐飞虱
伏牛山区野生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野生
鱼腥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挥发油
黄花蒿
气相色谱-质谱法
油松·樟子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松针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与化学成分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挥发油 褐飞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9.96|Q946.8
字数 39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10.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扬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4 316 10.0 15.0
2 万树青 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2 783 16.0 25.0
3 申建梅 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7 144 8.0 11.0
7 胡黎明 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用野生稻
挥发油
褐飞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