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粉碎粒度条件下牛蒡子中主要化学成分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的溶出差异性.方法:将牛蒡子粉碎成不同的粒度,分别加入15倍量水90℃温浸提取30分钟,取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li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 (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0-10分钟,10%-40%甲醇;10-20分钟,40%-50%甲醇;20-40分钟,50%-70%甲醇);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溶出度随着蒡子粉碎度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在120目以下时,粒度越细越易溶出,而超过120目以上时,溶出度反而降低.结论:牛蒡子粉碎至120目时,其主要有效成分牛蒡子苷与牛蒡子苷元的溶出度达到最大值.
推荐文章
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枇杷
总黄酮
总酚酸
总三萜酸
抗氧化活性
砂仁超细粉碎工艺及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
砂仁
超细粉碎
乙酸龙脑酯
溶出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粉碎度对牛蒡子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粉碎 牛蒡子 溶出 中药研究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2
页数 分类号 R927.2
字数 2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11-9584.2010.1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慧莲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2 555 13.0 19.0
2 刘荣华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2 1222 18.0 31.0
3 邵峰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2 507 12.0 19.0
4 马志林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 206 6.0 14.0
5 任刚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5 310 9.0 16.0
6 赵笠利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4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碎
牛蒡子
溶出
中药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中医药
月刊
0411-9584
36-1095/R
大16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44-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8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