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经退火处理可形成纳米晶合金,其形成机制至今仍是研究的热点.国外纳米晶成形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元素在晶核的形成和长大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本工作认为纳米晶的形成有着更深层的原因,结合长期以来关于因瓦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和声子谱测量,以及最近纳米软磁材料的声子谱研究,指出非晶态合金中的声子软化现象反映出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非晶合金体系处于结构松散状态,非晶合金的这种结构不稳定性才是造成其在晶化初期易于爆发式大量形核,并进一步形成均匀分布的纳米晶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含强约束界面相共晶复合陶瓷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强约束界面相
共晶复合陶瓷
四相模型
三相胞元
有效热膨胀系数
尺度效应
Zr基大块非晶合金的热膨胀与超塑性
大块非晶合金
超塑性变形
热膨胀
热膨胀系数简易测量装置研制及若干材料测量
热膨胀系数
低温
材料物性
测量装置
零件材料精确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热膨胀
微分膨胀系数
最小二乘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声子谱测量与纳米晶成形机制的关联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热膨胀系数 广义声子谱 声子软化 纳米晶成形机制
年,卷(期) 2010,(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分类号 O57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际周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11 50 3.0 7.0
2 陈东风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83 193 7.0 11.0
3 刘蕴韬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56 160 6.0 11.0
4 肖红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 7 16 3.0 3.0
5 卢志超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晶态合金
热膨胀系数
广义声子谱
声子软化
纳米晶成形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