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制了一台一维位置灵敏电离室.该电离室的收集电极由两块完全一样的相互独立并彼此绝缘的单元构成,每个单元有两路劈裂式极板,根据输出的电流信号可获得X光束的强度和位置.该电离室在上海光源(SSRF)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光束线上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中采用了一个标准电离室作为强度测量对照.一维位置灵敏电离室被固定在一维电控滑台上,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电控滑台逐步扫描测试光束的位置.测量时,光子能量为8 keV,扫描范围为10 mm,重复扫描12次;测试内容包括电离室的坪区、线性度、位置测量精度及光强.结果表明,该电离室的线性度较好,位置测量精度好于20 μm,线性测量范围为6 mm.它将安装在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光束线站上用于光束稳定性的监测.
推荐文章
新型平板电离室的研制与初步测试
束流二维分布监测
平板电离室
Genat4
有限元
蒙特卡罗模拟
球形不锈钢电离室响应实验研究
不锈钢电离室
响应
氩气
氦气
氮气
氪气
氙气
电离室的多路输出方法
电离室
多路输出
上升时间
信号堆积
闪烁室和电离室法测氡的气压效应
闪烁室
电流电离室
脉冲电离室
气压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光源新型一维位置灵敏电离室研制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离室 光强监测 位置监测 线性度 位置精度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应用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4-5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L811.1
字数 26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建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 71 4.0 8.0
2 黄胜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1 160 5.0 11.0
3 陶世兴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7 1.0 2.0
4 汪启胜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4 13 2.0 3.0
5 陈鸣之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 1 1.0 1.0
6 唐琳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6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离室
光强监测
位置监测
线性度
位置精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相关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4669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