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电力传输线的绝缘子污闪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绝缘子发生污秽闪络之前,放电强度迅速增加,紫外线辐射强度也随之增加。利用这种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日盲型紫外传感器的绝缘子污秽状态监测方法,完成了在线监测系统的软、硬件方案设计。绝缘子污秽状态与紫外脉冲强度直接相关,同时又受绝缘子运行年限、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绝缘子污秽状态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了各因素对绝缘子污秽状态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并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该模型。通过在重庆市璧山供电局挂网试验,证明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基于紫外脉冲法的绝缘子污秽状态监测
绝缘子
污秽
在线监测
紫外脉冲法
日盲区
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技术与系统构成
变电站
绝缘子
污秽
泄漏电流
湿度
基于紫外脉冲的污秽绝缘子电晕放电监测系统
紫外脉冲
LabVIEW
污秽
绝缘子
电晕放电
在线检测
短消息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污秽绝缘子紫外在线监测系统
来源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紫外线 污秽绝缘子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检测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高电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1
页数 分类号 TM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为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42 2902 26.0 40.0
2 张占龙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6 964 16.0 27.0
3 熊兰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01 1267 21.0 29.0
4 杨霁 3 53 2.0 3.0
5 姚树友 3 80 3.0 3.0
6 刘钰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0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2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63)
二级引证文献  (15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3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8(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外线
污秽绝缘子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工技术学报
半月刊
1000-6753
11-2188/TM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6-11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30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95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