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末稍血铅测定的质量管理和评价方法.方法 ①通过测定AA7003M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检测限、精密度、线性和携带污染率,对该仪器进行性能评估.②对分析前可能带来铅污染的环节进行空白检测.③根据美国CLIA'88能力比对分析质量要求中的TEa (40 μg/L)为评价限以及室间质量评价中的不准确度和室内质控的不精密度,采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计算σ值,对血铅测定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AA7003M方法检测限为4.8 μg/L,方法定量检测限为16 μg/L.携带污染率为0.4%.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 71,线性范围0~300 μg/L.自配0.2 ml/dl硝酸、无菌注射用水、75 ml/dl酒精、安尔碘、毛细吸管、消毒棉签和纸巾均可基本排除对铅检测结果的影响.末梢血铅测定的σ为3.05,室内质控需采用13s/22s/R4s/41s/10x Westgard 多规则,N≥6时,才能达到90%误差检出率,并将假失控率控制在5%以下.结论 末梢血铅测定应依据卫生部制定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严格进行分析前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根据质控性能评价结果,选用合适的室内质控方法,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推荐文章
质量管理实践与体会
质量管理
质量发展点略
严格管理
质量环境
团队精神
运用EFQM质量管理模型评价治疗流程再造
EFQM质量管理模型
流程再造
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职业化与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
职业化
质量管理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末梢血铅测定的质量管理与评价
来源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铅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6
页数 分类号 R446.9
字数 2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14.2010.03.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樨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125 795 14.0 21.0
2 王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116 603 12.0 18.0
3 宋文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123 736 13.0 20.0
4 罗玲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铅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1-7414
61-1398/R
大16开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52-1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1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