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杯碟法和对倍稀释法测定苦参生物碱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苦参生物碱对大肠杆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0mg/ml苦参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分别是18.8mm、12.6mm和6.4mm,MIC分别是5mg/ml、8mg/ml和20mg/ml,而对沙门氏菌、枯草杆菌无抑菌作用.扫描电镜观察,苦参醇提物使大肠杆菌的菌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菌体固缩变形,中间凹陷,呈规则元宝状,严重者细胞壁破损,内容物外泄.
推荐文章
中药岩黄连总碱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岩黄连
总生物碱
体外抗菌
实验研究
蛴螬生物碱提取工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蛴螬
生物碱
正交实验
酸性染料比色法
抗肿瘤
粗野鹿角珊瑚生物碱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粗野鹿角珊瑚
生物碱
抗菌活性
苦参不同采挖期生物碱含量调查
苦参
采挖期
生物碱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参生物碱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动物保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参 生物碱 抗菌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
字数 2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4754.201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度煌 37 206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17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参
生物碱
抗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动物保健
月刊
1008-4754
11-3994/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3010室
82-991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5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0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