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江西建昌帮煨制法、樟树帮法与<中国药典>方法制备附子炮制品,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其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 不同的附子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ωB)分别为:建昌帮煨制法:(2.11±0.28)μg·g-1,(6.70±0.19)μg·g-1,(11.24±0.93)μg·g-1;樟树帮法:(2.35±0.37)μg·g-1,(3.21±0.89) μg·g-1,(8.05±0.90)μg·g-1;中国药典法:(1.41±0.16)μg·g-1,0,(1.64±0.21)μg·g-1.结论 建昌帮煨制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总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为研究建昌帮炮制技术提供了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HPLC法在附子炮制中双酯型生物碱测定的应用价值
附子
炮制品
双酯型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逆汤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对比研究
四逆汤
附子
甘草
双酯型生物碱
LC-TOF/MS
铁棒锤中3种双酯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铁棒锤
双酯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炮制 建昌帮 附子 双酯型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9-2940
页数 分类号 R283.1|R284.2
字数 2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0.11.1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进 12 54 5.0 7.0
2 王小平 56 329 9.0 15.0
3 陈建章 46 165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炮制
建昌帮
附子
双酯型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