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后处理(I-postC)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48 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4 h,松夹再灌注12 h或24 h建立大鼠存后肢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5 min缺血/5 min再灌,3个循环)及I-postC组(1 min再灌/1 min缺血.3个循环)(n=16),以大鼠左后肢为对照.分别于再灌注后12,24 h取标本.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 I-postC和IPC组的骨骼肌水肿明显减轻,MDA和MPO亦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ostC组和IPC组之间无差异(P>0.05).I-postC 与 IPC组mTOR蛋白产物表达显著增加,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ostC减轻大鼠后肢骨骼肌I/R损伤,与缺血预处理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激活mTOR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
推荐文章
雷帕霉素靶蛋白参与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雷帕霉素靶蛋白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骨骼肌
黏附分子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β2整合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后处理大鼠骨骼肌I/R损伤中mTOR的表达及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雷帕霉索靶蛋白 骨骼肌 大鼠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2-1305
页数 分类号 R32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世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 117 359 10.0 13.0
2 胡新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 58 302 9.0 14.0
3 刘程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一科 21 42 4.0 5.0
4 曹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 2 2 1.0 1.0
5 何家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雷帕霉索靶蛋白
骨骼肌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月刊
1005-6947
43-1213/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2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