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皮秒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测量出光子能量介于1.36 μm(0.912 eV)-1.80 μm(0.689 eV)之间的硅间接跃迁双光子吸收系数谱.尽管此波段范围内的激光光子能量小于硅间接带隙,但当激光辐照在硅基光电二极管受光面时,在二极管两电极端仍然探测到了显著的脉冲光伏信号.光伏信号峰值强度与入射光强呈二次幂函数关系,表明其是双光子吸收过程.采用pn结等效结电容充放电模型,将光伏响应信号峰值与入射光强相关联,从中提取出硅的间接跃迁双光子吸收系数,改变入射波长得到系数谱.研究表明:当入射光子能量从0.689eV增加至0.912 eV,硅的双光子吸收系数从0.42 cm/GW逐渐增大到1.17 cm/GW.双光子吸收系数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加而增大的机理归结为从价带激发的电子占据了更多的导带量子态.利用现有的Dinu理论模型解释了双光子吸收系数谱的这种频率特性.
推荐文章
基于非线性优化由近岸水总光谱吸收系数提取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方法研究
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
海水光谱吸收系数
非线性最优化
非灰系统当量灰吸收系数的反演
当量灰吸收系数
辐射反问题
温度场
共轭梯度法
吸收系数方法技术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
地震波
吸收系数
油气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的间接跃迁双光子吸收系数谱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pn结 光伏信号 间接跃迁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55-7059
页数 分类号 O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95 442 12.0 16.0
2 陈效双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53 271 8.0 12.0
3 李志锋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186 8.0 12.0
4 崔昊杨 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42 276 11.0 14.0
6 马法君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光子吸收
pn结
光伏信号
间接跃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