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2005年度的IKONOS4卫片解译数据和2007年度小班调查资料,结合样地调查资料以及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站(四川绵阳新桥)径流场的有关数据,对绵阳官司河流域的防护林体系景观结构及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防护林景观中,以松柏混交林(Mixed Alnus-Cupressus forest)面积最大,占27.37%,其次是马尾松纯林(Pinusmassoniana forest),占25.41%.栎柏混交林(Mixed Quercus-Cupressus forest)最少,只占0.96%0纯林面积明显大于混交林,前者比后者大45.31%.栎柏混交林、松柏栎混交林(Mixed Pinus-Cupressus-Quercus forest)最大斑块指数(LPI)、边缘密度(ED)和斑块密度(PD)较小,分布较为破碎.而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和柏木纯林(Cupressus forest)分布较为集中.桤柏混交林(Mixed Alnus-Cupressus forest)和松柏混交林的散布与并列指数(IJI)较大,其空间关系较为复杂.栎柏混交林、柏木纯林的聚集度(AI)较小,斑块分散度大,连接性较差;而桤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的分散度较大,连接性较好.桤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的形状指数(LSI)较小,形状分布较规则,而马尾松纯林、柏木纯林的形状指数较大,形状较复杂.从不同景观类型林下灌草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知,松柏混交林、栎柏混交林的灌草多样性指数均较大,而马尾松纯林、柏木纯林则较小.从保持水土功能来看:桤柏混交林、松柏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桤柏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松柏混交林.因此,对长江防护林进行空间结构调整,应多采用混交林模式,针阔混交林代替针针混交,乔灌草结合,调整合理的密度,使防护林景观的生态功能更好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