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少年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代表作<恶之花>被包裹在一片危险甚至邪恶的气氛之中.本文旨在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生命状态,透过诗人看似邪恶的诗歌触摸到一种名叫责任和道德的特别的救赎方式,体会诗人别样的忧郁美、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手法对东西方传统审美价值及社会世俗观念构成的巨大挑战.
推荐文章
鲁迅和波德莱尔诗歌美学比较
鲁迅
波德莱尔
诗歌美学
从语言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
象似性
诗歌
象似性原则
翻译
从语言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
象似性
诗歌
象似性原则
翻译
从诗歌文体角度论诗歌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
文体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波德莱尔诗歌语言的张力看其独特的生命状态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通感 恶中掘美 忧郁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I106.2
字数 28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阳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感
恶中掘美
忧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95
总下载数(次)
114
总被引数(次)
5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