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往研究多认为海明威擅长使用凝练朴实的语言来突出主题。该文则发现海明威还擅长运用人称代词的主观可及性彰显主题:《一天的等待》中开篇用高可及性人称代词he吸引并提高读者对主人公的关注,其余之处的he拉大认知主体(叙事者)与客体(儿子)之间的概念距离,降低描述的主观性,增加主题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I作为叙事者可增加读者对小说主题的主观认同感。海明威还巧妙运用指称词语it的视角转换制造悬念,凸显主题。
推荐文章
海明威及其作品的悲剧主题
海明威
悲剧主题
根源
发展
人生观
解析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情结
海明威
死亡情结
悲剧意识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与死亡情结
海明威
悲剧意识
死亡情结
走向绚丽的深海——海明威散文简洁风格的审美解析
海明威
散文
简洁
含蓄
诗意的语言
深厚的意蕴
清晰的文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观可及性视角下海明威作品主题解读——以《一天的等待》为个案
来源期刊 海外英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指称词语 可及性 主观性 视角
年,卷(期) 2010,(11X)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2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I712.0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世潮 4 3 1.0 1.0
2 邓兆红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指称词语
可及性
主观性
视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英语
半月刊
1009-5039
34-1209/G4
大16开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翡翠路1118号出版传媒
26-17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37
总下载数(次)
110
总被引数(次)
326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