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稀酸强化水解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机械粉碎、蒸汽爆破和稀酸水解处理,并分析不同处理、玉米秸秆粒度等对玉米秸秆产氢能力的影响.[结果]蒸汽爆破后采用0.8% 稀H2SO4强化水解的预处理方法产氢效果较好;玉米秸秆粒度为0.425~0.850 mm时,产氢效果最好;当0.8%H2SO4(质量)∶ 秸秆(重量)的液固比为10∶ 1时,产氢效果较好.[结论]玉米秸秆经蒸汽爆破后,再用0.8% H2SO4强化水解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产氢效果.
推荐文章
水抽提物对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
水抽提物
玉米秸秆
稀酸预处理
抑制物
酶水解
稀酸和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对琥珀酸发酵的影响
稀酸预处理
蒸汽爆破预处理
脱毒
玉米秸秆水解液
琥珀酸发酵
响应曲面优化秸秆稀酸水解工艺用于发酵产壳聚糖
米根霉
半纤维素
木糖
壳聚糖
抑制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酸强化水解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稀酸强化水解 发酵产氢
年,卷(期) 201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04-19905,19962
页数 分类号 TQ116.2
字数 35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0.3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保增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82 1017 15.0 21.0
2 樊耀亭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89 1075 17.0 30.0
3 孙学习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2 49 4.0 6.0
7 李俊峰 32 113 6.0 9.0
8 李涛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29 436 10.0 13.0
9 曾召刚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秸秆
稀酸强化水解
发酵产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