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CDM),且起病时间≥24h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BAO)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ERT)的可行性. 方法 共纳入11例起病时间≥24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弥散加权成像( DWI)未发现脑干网状结构和双侧丘脑有损害的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内接触溶栓(IAT)、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同时,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标准(TIMI)评价血管再通程度,观察并发症,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估. 结果 ①11例患者的平均起病时间和昏迷时间分别为42(25 ~73)h和11(2 ~24)h.入院时平均GCS评分为6(3~7)分,出院时为14 (3~15)分.②9例成功行ERT(2例TIMI 2级,7例TIMI 3级),2例治疗失败(TIMI0级);无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在9 ~27h内恢复意识.③3个月后随访,7例患者转归良好(mRS评分为0~2分),2例(mRS评分为3分)转归不良;ERT失败2例,分别于术后5d和21d死亡.死亡患者均无侧支循环. 结论 对CDM、≥24h时间窗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行ERT治疗可能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相对良好的临床转归,存在侧支循环的患者转归较好.
推荐文章
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
基底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急性病
机械开通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机械再通治疗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疗效分析
机械再通
基底动脉
急性闭塞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及临床预后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卒中
基底动脉闭塞
血栓切除术
预后
预测因素
椎基底动脉闭塞致急性脑卒中的血管内治疗
卒中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再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血管内再通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成形术 超时间窗 症状与体征 弥散加权成像 不匹配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591
页数 分类号 R743
字数 40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11.1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练学淦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成形术
超时间窗
症状与体征
弥散加权成像
不匹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