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线粒体CO 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 X软件对比并用MEGA 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摇蚊属Parakiefferiella和克莱施密摇蚊属Krenosmittia,伪直突摇蚊属Pseud-orthocladius,陆直突摇蚊属Georthocladius各自互为姐妹群,此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相一致.毛突摇蚊属Chaetocladius和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拟环足摇蚊属Paracricotopus和施密摇蚊属Smittia、真开氏摇蚊属Eukiefferiell和肛脊摇蚊属Mesosmittia在本实验结果中得到较高的支持率形成姐妹群关系,但因系统发育关系尚无前人研究而有待做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同时证明线粒体CO Ⅱ基因片段在分析摇蚊科属间及属内种间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COI基因的摇蚊亚科部分属的系统发育分析(双翅目:摇蚊科)
摇蚊科
摇蚊亚科
线粒体COI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常用基因序列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摇蚊科
基因
分子标记
分子系统学
系统发育
貂熊亚科线粒体基因组及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貂熊亚科
貂属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关系
燕科和雨燕科部分鸟类系统发育比较分析
燕科
雨燕科
系统发育
贝叶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突摇蚊亚科部分属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双翅目:摇蚊科)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摇蚊科 直突摇蚊亚科 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 系统发育关系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716
页数 分类号 Q969|Q953
字数 4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11.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华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8 627 13.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摇蚊科
直突摇蚊亚科
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
系统发育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