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能源类企业是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如何减少这类企业的碳排放量是衡量政府碳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代表性能源类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模型,分析在不同的碳税政策情形下,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分析表明:①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取决于具体碳税政策带来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碳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以及生产要素投入品的需求弹性等因素;②从外部性理论来看,单独征税(或者提供补贴)能够带来较好的减排效应,是最好的碳税政策,但是本文的算例则证明:在当前环境税收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采用征收碳税和提供补贴的复合碳税政策带来的减排效应最好,单独提供补贴的减排效应次之,单独征收碳税的减排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证明和解释,并提出了在当前环境税负条件下,政府选择减排效应最大化的碳税政策的具体建议。
推荐文章
面向森林碳汇供给的企业减排路径选择机理与政策模拟
森林碳汇供给
企业减排路径
选择机理
政策模拟
基于累进碳税政策的供应链减排与定价模型
固定碳税
累进碳税
供应链
Stackelberg博弈
基于CGE碳税政策对北京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分析
碳税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部门划分
碳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污染减排
双重差分模型
协同效应
政策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减排效应的能源类企业碳税政策的优化选择研究
来源期刊 资源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碳税政策 二氧化碳减排效应 生产要素投入品 比较 优化选择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6-1913
页数 分类号 X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聂华林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117 1206 18.0 27.0
2 周建鹏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11 135 5.0 11.0
3 张华 兰州大学法学院 57 445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7)
共引文献  (75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税政策
二氧化碳减排效应
生产要素投入品
比较
优化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科学
月刊
1007-7588
11-3868/N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82-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49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