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细胞计数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探讨了L-苯丙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作用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作用24 h后,较低浓度L-苯丙氨酸(0.078 ~0.312 μg/mL)对藻细胞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较高浓度(0.625 ~ 20μg/mL)时表现为抑制作用.L-苯丙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24 h生长抑制作用的IC50为6.2 μg/mL(95%可信区间是0.005 ~ 16.76 μg/mL).用L-苯丙氨酸染毒24 h后,藻细胞膜完整性受到明显影响,而在48 h后,细胞酯酶活性才发生改变.研究结果提示L-苯丙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存在hormesis效应并具有控藻作用,其控藻作用机制可能与L-苯丙氨酸导致藻细胞膜完整性受损和酯酶活性改变有关.
推荐文章
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
赖氨酸
铜绿微囊藻
ATP酶
光合作用
机理
L-苯丙氨酸制备的研究进展
L-苯丙氨酸
微生物发酵法
重组
大肠杆菌
谷氨酸棒杆菌
代谢机制
固定化苯丙氨酸脱氨酶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脱氨酶
介孔材料MCM-41
固定化
D,L-苯丙氨酸拆分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促进L-苯丙氨酸的合成
酿酒酵母
L-苯丙氨酸
代谢改造
胞外积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苯丙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作用与机制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控藻 L-苯丙氨酸 机制 流式细胞术 生长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48
页数 分类号 X506
字数 589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11.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浦跃朴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6 2029 25.0 35.0
2 尹立红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9 1526 20.0 32.0
3 杨飞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39 3.0 6.0
4 韦海燕 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控藻
L-苯丙氨酸
机制
流式细胞术
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