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苯并咪唑(bim)和NiCl<,2>·6H<,m2>O分别与L-丙氨酸(L-ala),L-亮氨酸(L-leu)和L-精氨酸(L-arg)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Ni-SOD模拟物:Ni(bim)<,2>(L-ala)<,2>(1),Ni(bim)2(L-leu)<,2>·H<,2>O(2)和Ni(bim)2(L-arg)<,2>(3),其结构经UV-Vis,IR,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表征.用改进的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了1~3对O<,2><'->·歧化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1~3的IC<,50>值分别为0.24 μmol·L<'-1>,0.39 μmol·L<'-1>和0.37μmol·L<'-1>,表明1-3均具有良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推荐文章
L-α-氨基酸铜(Ⅱ)-联吡啶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铜(Ⅱ)配合物
2,2′-联吡啶
L-苏氨酸
L-异亮氨酸
L-蛋氨酸
L-赖氨酸
稀土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稀土
氨基酸
咪唑
配合物
过渡金属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
氨基酸
席夫碱
过渡金属
配合物
合成
新型苯并咪唑类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苯并咪唑
3-氯-6-(苯并咪唑-1-基)哒嗪
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并咪唑-镍(Ⅱ)-L-α-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SOD活性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L-α-氨基酸 苯并咪唑 镍(Ⅱ)配合物 合成 SOD活性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快递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5,479
页数 分类号 O629.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511.2011.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晓华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19 119 7.0 10.0
2 吴海雷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3 13 3.0 3.0
3 马卉芳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α-氨基酸
苯并咪唑
镍(Ⅱ)配合物
合成
SOD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