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在1920年代曾风靡全国,在民国上海都市文化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经典剧目《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几乎成为各种游艺会的必演剧目。然而在1930年代改革家们的民族宏大叙事中,这些歌舞剧又成为取缔和整改的对象。本文既从1930年代社会改革家的话语体系中去认识儿童歌舞剧,又把儿童歌舞纳入1920年代末的都市文化中去考察,比较双重语境中的儿童歌舞,揭示近代民族救亡与都市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张力。
推荐文章
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会话语境理解研究
智力障碍
会话语境理解
语言能力
巴渝歌舞的起源、发展与动因
巴渝歌舞
起源
发展
动因
儿童歌舞剧在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的体现
儿童歌舞剧
学前教育
艺术领域
影响体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重语境中的民国儿童歌舞
来源期刊 湘潮:理论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民国 儿童歌舞 社会改革 都市文化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J70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涛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11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国
儿童歌舞
社会改革
都市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湘潮:理论版
月刊
1003-949X
43-1345/D
长沙市韶山路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64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