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的代表性泥石流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地貌、降水和土源条件特征,概括分析了汶川地震泥石流形成的5种模式,即:(1)沟床启动型;(2)坡面崩滑转化型;(3)震裂表土侵蚀启动型;(4)滑坡表面土体液化型和(5)松散坡积物冲切沟启动型.分析了这些形成模式的启动机理.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包括土力类和水力类.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细颗粒含量,尤其是粘土颗粒含量;此外低密度干燥度较高的土体在降雨作用下易湿陷,体积收缩,从而有利于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而有利土体强度的降低,导致泥石流的启动.所以地震灾区的泥石流集中分布于干旱河谷松散固体物质大量存在且以花岗岩风化壳和碎屑岩及其变质岩为主的地区,降雨量特征与国内外众多泥石流的降雨特征可以比较,其模式多样.
推荐文章
四川省北川县赵家沟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地震次生灾害
四川省北川县
赵家沟
冰川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冰川泥石流
形成机理
环境响应
研究进展
四川省北川县赵家沟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地震次生灾害
四川省北川县
赵家沟
山区河流两岸泥石流形成的机理和力学条件
山区河流
泥石流
机理
力学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
来源期刊 自然灾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泥石流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灾害防治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灾害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灾害学报
双月刊
1004-4574
23-1324/X
大16开
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8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