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ecke三参数混合泛函方法(B3LYP),在6-311+G(d)基组水平,对21种氨基喹啉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几何优化和量化计算.进而将量子化学参数作为基础参数,并结合物理化学参数作为独立变量,以抗疟原虫活性数据pIC50为应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型,并通过留-(LOO)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8)与取代基R1之间的键长R(8,11)、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据轨道之间的能量差εL-H、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化合物的总能量ET、以及N(1)所带电荷Q(1)是影响氨基喹啉类化合物抗疟原虫活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能用于对其抗疟原活性进行理论分析和预测,获得较好的结果.
推荐文章
喹啉类生物碱在治疗COVID-19中的应用与问题
COVID-19
喹啉类生物碱
氯喹
羟氯喹
临床安全性
珙桐叶中喹啉类生物碱甙--pumiloside结构鉴定
珙桐
NMR
2D NMR
Pumiloside
结构鉴定
五环胍类生物碱的结构、合成及生物活性
五元胍类生物碱
海洋天然产物
合成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氨基喹啉类生物碱抗疟原虫活性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分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氨基喹啉 功能密度泛函 抗疟原虫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7
页数 分类号 O641
字数 3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035.2011.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英武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6 76 5.0 6.0
2 杨挺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基喹啉
功能密度泛函
抗疟原虫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0-9035
22-1262/O4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8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