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表现人格分裂这一文学母题上,传统哥特小说以教化人类为己任,对角色的划分非善即恶,界限分明;现代哥特小说赞美自然人性,倡导真我的回归,人物的自我形象呈现出克里斯蒂瓦称之为"卑贱"的中立性特征。本文以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短篇小说《圣殿》为例,阐释现代哥特小说的自我认同观。
推荐文章
论京派作家的小说文体观
京派小说
文体
散文化
意境
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欧·亨利
短篇小说
艺术特色
论欧·亨利短篇小说所反映的人性
人性
欧· 亨利
短篇小说
比较分析欧·亨利与余华短篇小说的结尾设置
欧·亨利
余华
短篇小说结尾
文艺共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卑贱”的回归——论欧茨小说《圣殿》的自我认同观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欧茨 《圣殿》 现代哥特小说 卑贱 自我认同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小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I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欧茨
《圣殿》
现代哥特小说
卑贱
自我认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