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越北地块位于中国滇桂交界和越南北部地区,是研究扬子、华夏、印支等陆块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通过对越北地块北缘马关-麻栗坡地区"新寨岩组"与花岗质岩石接触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应为三种接触关系(沉积接触、侵入接触、过渡接触),而不是前人划定的剥离断层接触.沉积接触关系反映出震旦纪-寒武纪时越北地块北缘地区从南西向北东的逐渐超覆过程,也揭示了本区还存在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接触和过渡接触关系表明,奥陶纪末-志留纪时伴随广西运动的构造-热事件,成就了越北地区的都龙-Song Chay花岗岩底辟-片麻岩穹窿构造.前人划分的新元古界"新寨岩组"实际包含了晚震旦纪末-中寒武世的多组地层在内.前人划分的古元古代"南捞片麻岩"当属志留纪构造-热事件的产物,而原志留纪花岗岩乃是新元古代和志留纪两期花岗岩搅合未解体片麻状花岗杂岩.
推荐文章
蛇绿岩中的花岗质岩石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
花岗质岩石
成因类型
蛇绿岩
构造意义
滇东南老君山中一深变质岩系铅同位素特征及时代归属
深变质岩
铅-铅等时线
时代
老君山
滇东南
大悟杂岩的形成和抬升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大悟杂岩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40Ar-39Ar定年
陆内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东南"新寨岩组"与变质花岗质岩的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新寨岩组 花岗杂岩 接触关系 滇东南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26
页数 分类号 P588.121
字数 9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鹏 47 204 8.0 12.0
2 张斌辉 16 120 8.0 10.0
3 丁俊 37 421 11.0 19.0
4 张林奎 35 171 7.0 12.0
5 陈敏华 9 32 3.0 5.0
6 戴婕 13 7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5)
共引文献  (68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寨岩组
花岗杂岩
接触关系
滇东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