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pH=7.4),白藜芦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对蛋白的内源性荧光产生猝灭作用,而且,同步荧光的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白藜芦醇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λ、反应介质和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与人血清白蛋白在1_380~276.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37 mg/L(n=11).对血清、尿样和唾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3.5%~105.8%之间,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G-250)法作对照,结果一致.
推荐文章
白藜芦醇靶点蛋白质的研究
白藜芦醇
靶点蛋白质
MCF-7细胞
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花生茎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薄层荧光扫描法
白藜芦醇
花生茎
反式白藜芦醇及反式白藜芦醇苷对大鼠肝微粒体蛋白质及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
反式白藜芦醇
反式白藜芦醇苷
肝质量
肝微粒体蛋白质
细胞色素P450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TLCS法测定
虎杖
白藜芦醇
含量测定
薄层扫描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藜芦醇探针同步荧光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人血清白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考马斯亮蓝 三维荧光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854
页数 分类号 O657.3
字数 26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1.004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57 300 9.0 14.0
2 毛润泽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28 4.0 4.0
3 霍瑞娜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5 13 2.0 3.0
4 程姗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5 6 2.0 2.0
5 邢卫卫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藜芦醇
人血清白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考马斯亮蓝
三维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