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两种软化剂分别掺入煤沥青,制得软化煤沥青,再与石油沥青混合,经SBS改性后得到复合改性炭沥青.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胶体不稳定指数(Ic)研究复合改性炭沥青的胶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软化煤沥青能够增加复合改性炭沥青中沥青质含量,减少饱和分含量,同时达到调节芳香分和胶质含量的作用,使复合改性炭沥青的四组分含量分布合理.所制复合改性炭沥青的Ic值较低,胶体体系稳定.
推荐文章
Sasobit及玻璃纤维改性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Sasobit
玻璃纤维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路面性能
影响因素
车辙
原油中沥青质的稳定性
原油稳定
沥青质胶质
抑制剂
沉积
沥青基炭纤维表面改性对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炭纤维
臭氧氧化
炭/炭复合材料
浸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改性炭沥青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软化煤沥青 炭沥青 复合改性 四组分 稳定性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6-449
页数 分类号 TE626
字数 2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11.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其祥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7 89 6.0 8.0
2 陈俊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3 100 6.0 9.0
3 向东栋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3 39 3.0 6.0
4 高彦丽 武汉科技大学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1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化煤沥青
炭沥青
复合改性
四组分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8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