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培养体系的方法.方法 应用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rat GM-CSF,rrGM-CSF) 20 μg/L和重组大鼠白介素(recombinant rat interleukin,rrIL)- 4 10 μg/L诱导分化Lewis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获得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第6日加入终含量为100 μg/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细胞成为成熟DC(mature DC,mDC).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IL)-12、IL-10的含量,并以Brown Norway大鼠脾脏 T 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观察DC刺激 T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经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三方面鉴定,证实所培养细胞为DC.体外培养第6日,见大量增殖细胞集落,细胞高表达OX62.LPS刺激细胞后,细胞伪足样突起明显增多,细胞逐渐呈半悬浮、悬浮生长,细胞表面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6).与imDC比较,mDC分泌IL-10和IL-12显著增加,刺激同种异体 T 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采用调整rrGM-CSF和rrIL- 4 的用量等方法优化体外培养体系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分化出大量骨髓源性DC.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优化
来源期刊 器官移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大鼠白介素-4 脂多糖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细胞培养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40
页数 分类号 R3
字数 4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1.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树突状细胞
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大鼠白介素-4
脂多糖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细胞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器官移植
双月刊
1674-7445
44-166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600号
46-3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0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