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孪晶碳化物”(直线状和链状碳化物)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加热温度达到1 140℃,退火后开始出现沿晶界分布的链状碳化物;加热温度≥1 160℃,退火后出现大量直线状和链状两种形态的碳化物.材料从高温直接冷却时,温度≥1 080℃并且冷却速度≤80℃/h可能析出链状碳化物,并且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慢析出的可能性就越大.直线状碳化物形成原因为:材料加热温度过高,晶粒长大的过程中晶界迁移时偶然发生堆垛错误形成了生长孪晶,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碳化物向奥氏体孪晶界面沉淀而形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孪晶碳化物.链状碳化物是由于材料过热或者局部过热,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而形成的,本质上是一种网状碳化物.
推荐文章
GCr15轴承钢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与演变行为
碳化物
热处理
固溶
热力学
动力学计算
铬系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碳化物
电化学
极化曲线
腐蚀速度
含氮不锈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含氮不锈轴承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基于改进Mean Shift的高铬铸铁电镜图像碳化物目标提取
高铬铸铁
碳化物
电镜图像
Mean Shift
目标提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孪晶碳化物研究
来源期刊 特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孪晶碳化物 加热温度 直线状碳化物 链状碳化物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产品开发与性能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
页数 分类号 TG115.21|TG142.1+1
字数 43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孪晶碳化物
加热温度
直线状碳化物
链状碳化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钢技术
季刊
1674-0971
51-1444/TF
16开
四川省江油市江东路19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9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