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宋庆龄带来的中国形象之顶点 1943年,当宋美龄登上美国参众两院的讲台时,可能连她都没有想到,她的演讲竟会引起那样巨大的轰动。当时的宋美龄侃侃而谈,回顾中美两国的传统友谊,强调双方当下及未来的共性,以期罗斯福政府进一步援助中国抗战,对其“欧洲优先”的战略偏向有所纠正。
推荐文章
试论中国近现代教师形象
中国近现代
教育
教师形象
世界媒体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
世界媒体
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
略谈中国钢琴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
钢琴作品
音乐形象
自然
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美化”的中国形象
来源期刊 学习博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中国形象 罗斯福政府 传统友谊 中国抗战 宋美龄 宋庆龄
年,卷(期) xxbl_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K2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形象
罗斯福政府
传统友谊
中国抗战
宋美龄
宋庆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博览
月刊
1673-6168
11-5476/G4
大32开
北京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5号
80-524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0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