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弗雷德试图用形式批评捍卫现代主义的价值,并在晚期现代主义与继起的极简艺术之间进行明确区分。他认为,晚期现代主义画家要处理的视觉性课题、形状课题,是基于对图画基底两种实在特征——基底平面性、基底形状——的意识,他们承认基底的实在性,但将其视为需要转化的媒介;而极简艺术家干脆让作品等同于这种实在性或者”物性”,并在创作中加以直白的突显,从而背叛了现代主义,走到了类似现成品的危险道路上。
推荐文章
浅议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实用性
现代主义
建筑形式
实用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
课程改革
后现代主义室内装饰形式
后现代主义
室内装饰
表达形式
功能·形式·空间——现代主义建筑的中国认知与实践
功能
形式
空间
现代主义建筑
中国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晚期现代主义的形式课题——论弗雷德对格林伯格形式批评的推进
来源期刊 美术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形式批评 视觉性 形状 物性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美术理论与批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8,97-99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语冰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 41 108 6.0 9.0
2 张晓剑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 7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形式批评
视觉性
形状
物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术研究
双月刊
0461-6855
11-1190/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2-17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7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