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淤泥沙为主要原料,以固体废弃物金属矿尾矿为调剂料,利用炭黑作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O'-Sialon-SiC-Fe3 Si粉.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产物相组成及相对含量,研究了合成温度和恒温时间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O'-Sialon-SiC-Fe3Si粉体的合成过程影响显著,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产物中O'-Sialon相含量增大,1500℃时O’-Sialon相含量最大,是最佳的合成温度.恒温时间对产物相组成的影响不十分显著,但较长的恒温时间可以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充分,恒温6h的试样中O'-Sialon相含量达到了83%,是较理想的恒温时间.合成过程中SiO的挥发导致试样较大的质量损失,且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推荐文章
溶胶-凝胶还原氮化合成β-sialon微粉的研究
溶胶-凝胶
还原氮化
β-sialon微粉
Si粉、Pb3O4对某电点火具性能的影响
电点火具
Si粉
Pb3O4
绝缘电阻
桥丝熔断时间
Fe-Si-Al复合磁粉芯制备工艺的研究
磁粉芯
损耗
退火
复数磁导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艺参数对淤泥沙合成O'-Sialon-SiC-Fe3Si粉的影响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淤泥沙 金属矿尾矿 O'-Sialon-SiC-Fe3Si 碳热还原氮化
年,卷(期) 2011,(2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4
页数 分类号 TB321|TQ175
字数 31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芳 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51 314 9.0 15.0
2 徐利华 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71 397 11.0 15.0
3 郝洪顺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32 38 4.0 5.0
4 张作顺 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10 85 5.0 9.0
5 唐乃岭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16 48 4.0 6.0
6 王辉利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淤泥沙
金属矿尾矿
O'-Sialon-SiC-Fe3Si
碳热还原氮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
半月刊
1005-023X
50-1078/TB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78-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57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45687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