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人比做“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认为人类就是“意义的创造者”。人类的社会活动就是不断创造意义、利用意义、规定意义又被意义所规约的过程。格尔兹也说:任何一项文化事件“不单只是存在、发生,它们还具有意义并因这意义而发生”。
推荐文章
被重新定义的生活:再谈仪式观的符号
传播仪式观
后现代
符号
文化传播
装饰设计中陶瓷的文化符号与意义研究
装饰设计
陶瓷
文化符号
高等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中符号与仪式的探究
符号
仪式
文化建设
高等中医药院校
龙胜县红瑶婚礼仪式的双重属性:文化与传播
仪式传播观
红瑶婚礼仪式
文化与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军队仪式符号的意义
来源期刊 政工导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意义 符号 仪式 军队 社会学家 社会活动 文化事件 马克斯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K89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栗英 10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义
符号
仪式
军队
社会学家
社会活动
文化事件
马克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政工导刊
月刊
1003-6334
31-2154/E
16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2575号
4-95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77
总下载数(次)
61
总被引数(次)
3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