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局外人>反映了加缪的"荒诞"哲学思想.本文依据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主体论和快感论,将主角默尔索的荒诞经历分为两个阶段--"失乐"与"复乐"."乐"即快感,是追求无法得到的大写他者的欲望."失乐"阶段始于母亲去世引起他对大写他者的重新寻找,历经镜像阶段时自我建构的僵局和语言秩序中主体的异化与分裂."复乐"体现在他临死前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对完整的主体和永恒的渴望正是他所追寻的快感,而且在生前无法获得.死亡本能作为追求快感的驱动力,因为能够使主体选择在破坏中获得重生,抗拒异化和分裂而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我国制度型局内人-局外人现象与失业
局内人-局外人
制度型
制度变迁
失业
莎乐美唯美主义形象道德特征的消解
王尔德
莎乐美
精神分析
神经症
道德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失乐"与"复乐"——对《局外人》中默尔索的精神分析
来源期刊 法语学习 学科
关键词 荒诞 主体 快感 拉康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维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诞
主体
快感
拉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语学习
双月刊
1002-1434
11-1256/H
北京8936信箱29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