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电荷产生层在叠层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功能实现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其工作机理对发展高效叠层结构有机光电器件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 X-射线和紫外光电子能谱(XPS和UPS)研究了叠层OLED中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MoO3)的电荷产生层的界面电子结构及物理特性,分析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电荷产生层的载流子产生和注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过渡金属氧化物能够有效地调节电荷产生层界面的能级排列,产生界面偶极层和能级弯曲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电子和空穴分别注入到临近发光单位相应分子轨道的势垒,从而实现每一个独立发光单元内的电子-空穴复合发光。
推荐文章
有效阴极结构和空穴缓冲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发光器件
阴极结构
载流子
缓冲层
有机发光器件(OLED)界面研究进展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互掺过渡层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掺杂
激基复合物
利用有源层掺杂提高有机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源层
电致发光
掺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叠层有机发光器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电荷产生层的界面电子结构和工作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新型工业化 学科
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电荷产生层 能级排列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12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导体技术
叠层有机发光二极管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电荷产生层
能级排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型工业化
月刊
2095-6649
11-5947/TB
16开
北京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1106室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4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6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