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鼓室图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及其对应的中耳共振频率变化.方法 使用听力计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检查,了解其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使用中耳分析仪进行常规中耳功能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静态鼓室图形进行分组;分别对听力正常组(30耳)、异常组(116耳)[鼓室图为A型(30耳)、Ad型(22耳)、As型(21耳)和C型(43耳)]行中耳共振频率检查.结果 正常组的中耳共振频率为(951.00±198.85)Hz;听力异常组中A型鼓室图的中耳共振频率为(861.00±137.60)Hz(P<0.01),Ad型为(725.00±158.14)Hz(P<0.01),C型为(499.00±146.27)Hz(P<0.01),三组中耳共振频率分别比正常组低;As型为(1088.00±199.38)Hz(P<0.05)比正常组高.结论 中耳共振频率的检测有助于中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推荐文章
基于COSMOSWorks平台的轴承座共振频率分析
SolidWorks
轴承座
频率分析
中耳共振频率对耳硬化症的诊断作用
静态声导纳图
中耳共振频率
颞骨CT
耳硬化症
中耳共振频率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意义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共振频率
鼓室积液
单成分鼓室图及多频鼓室图对放射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
鼻咽肿瘤
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测试
多频鼓室导纳
共振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鼓室图患者中耳共振频率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听力损失 中耳 鼓室图 共振频率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耳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4.43
字数 2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绮明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21 110 7.0 10.0
2 丘理子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16 59 4.0 7.0
3 毛敏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10 56 5.0 7.0
4 张建国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72 350 11.0 15.0
5 翟锦明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22 122 7.0 10.0
6 马钊恩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8 50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听力损失
中耳
鼓室图
共振频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双月刊
1673-3770
37-1437/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