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使材料表面气化产生喷发等离子体从而进行薄膜生长、纳米粉的制备等工作.金属钨的熔点高,热导性好,是耐高热流密度防护层最可能的材料.为了研究金属钨在高热负荷下的响应,建立了HIPIB辐照钨靶的考虑相变的非线性热力学方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求解了靶材辐照后的二维温度场演化问题,得到了钨靶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当离子束流密度为100 A/cm2时,脉冲结束后束流入射中心表层约0.3μm厚的材料熔化,且熔化是从表面开始的,而后因热传导固化;脉冲结束后开始时靶材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后变得缓慢,温降的梯度在不同时刻均存在峰值,且随时间增加峰值向纵向深度处移动.
推荐文章
强流脉冲离子束核物理参数诊断技术初步研究
强流脉冲离子束
活化法
PIN探测器
热释光探测器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316L不锈钢蠕变性能的实验研究
强流脉冲离子束
316L不锈钢
蠕变性能
脉冲离子束轰击靶的热效应数值模拟
脉冲离子束
数值模拟
脉冲离子束流聚焦装置的研制
脉冲离子束流
限束
透镜
聚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钨靶温度场演化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 温度场 数值方法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4
页数 分类号 O532.26
字数 1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862.2011.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季长清 大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8 83 4.0 8.0
2 吴迪 大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7 66 5.0 7.0
3 宫野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2 145 7.0 11.0
4 段萍 大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56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流脉冲离子束
温度场
数值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5862
21-1534/N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8-10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5
总下载数(次)
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