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开展了CuBi3S5和CuBi3Se5两种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并首次报道了这两种化合物的基本光电性质.以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以CuCl、BiCl3和S(或Se)为原料,通过溶剂热与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CuBi3S5和CuBi3Se5两种化合物的多晶.采用四点探针法获得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CuBi3Se5呈金属性质,而CuBi3S5呈半导体性质.根据Arrhenius关系式计算出CuBi3S5室温下的热激活能为17.1 meV.在室温下对CuBi3S5多晶块体进行了霍尔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其载流子浓度为3.75×1017 cm-3,霍尔迁移率为14 cm2V-1s-1,CuBi3S5为n型半导体.漫反射光谱的实验结果表明CuBi3S5的禁带宽度约为0.66 eV.
推荐文章
Cu(In,Ga)3Se5薄膜结构的Raman研究
Cu(In,Ga)3Se5
有序缺陷化合物
晶格振动
Raman散射
(FeCp2)0.13[Ni(C3S5)(C3S7)]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双二硫杂戊烯
(FeCp2)0.13[Ni(C3S5)(C3S7)]
合成
电化学性质
5-氟尿嘧啶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和光谱性质
5-氟尿嘧啶
卟啉
荧光寿命
单光子计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Bi3S5和CuBi3Se5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量子电子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材料 光电性质 溶剂热法 四点探针法 霍尔效应 CuBi3S5 CuBi3Se5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技术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8-563
页数 分类号 O472.3|O472.4
字数 20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461.2011.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庆礼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60 592 14.0 22.0
2 殷绍唐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76 682 14.0 22.0
3 万松明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7 107 6.0 9.0
4 顾桂新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 1 1.0 1.0
5 苗凤秀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 1 1.0 1.0
6 吕宪顺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材料
光电性质
溶剂热法
四点探针法
霍尔效应
CuBi3S5
CuBi3Se5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量子电子学报
双月刊
1007-5461
34-1163/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26-8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