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的方法学研究,建立银杏内酯滴丸的溶出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小杯法进行实验,开展溶剂优选,累积溶出度、重复性、均一性等研究,通过测定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的溶出量来评价实验结果.结果:以75%乙醇为溶剂,转速为100 rpm,依小杯法操作,经45 min取样测定,银杏内酯A、B均可溶出完全,并初步拟定银杏内酯滴丸的溶出度检测限定为:银杏内酯A、B总量的70%.结论:本检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银杏内酯滴丸的溶出度,且提高了银杏内酯滴丸的质量控制水平.
推荐文章
炔诺酮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学研究
炔诺酮片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利福平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复方利福平片
溶出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塞克硝唑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溶出度
塞克硝唑片
转篮法
浆法
阿哌沙班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阿哌沙班片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杏内酯滴丸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方法学 溶出度 银杏内酯滴丸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1117
页数 分类号 R286.0
字数 3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849.2011.06.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强 25 227 7.0 14.0
3 萧伟 226 1423 19.0 27.0
7 钱俊 6 15 2.0 3.0
9 吴云 23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8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方法学
溶出度
银杏内酯滴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月刊
1674-3849
11-5699/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2-53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8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