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RGD短肽接枝到聚谷氨酸(PGA)上,制备了一种靶向性的基因载体遮蔽材料PGA-RGD.通过凝胶电泳实验及体外转染实验证明得出RGD的引入增加了载体材料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性作用,在载体表面正电荷得到遮蔽的同时,转染效率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同时,对转染了48 h的三元复合物进行MTT细胞毒性测试表明,PGA遮蔽的基因载体体系(PGA/PEI/DNA)和PGA-RGD遮蔽的基因载体体系(PGA-RGD/PEI/DNA)的细胞毒性均低于PEI/DNA复合物体系.本文开发的基因载体改性方法不仅可以对复合物颗粒表面的正电荷进行遮蔽,从而降低复合物体系对非目标组织的非特性异作用;同时引入的RGD靶向短肽还可以提高载体的靶向性,这一改性策略对推动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载体在体内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Gal-PEG-PEI/psiRNA肝靶向性纳米基因载体对人胎肝细胞系L-02细胞的转染效率检测
靶向性
纳米
半孔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小干扰核糖核酸质粒
转染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
纳米结构
药物载体
肿瘤
多柔比星
PAMAM
SP5-52多肽
一种新颖的阳离子非病毒基因载体Chitosan-g-PEI-g-PEG-OH的性能研究
阳离子聚合物
DNA
细胞毒性
基因载体
转染
聚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碳酸钙遮蔽体系用于提高聚乙烯亚胺基因转染效率
聚乙烯亚胺
基因转染
遮蔽体系
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碳酸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I基因载体靶向遮蔽体系的制备和表征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学科
关键词 PEI 基因载体 遮蔽体系 靶向作用 聚谷氨酸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032010-7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华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218 4.0 11.0
2 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86 906 15.0 26.0
3 林琳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0 554 12.0 23.0
4 焦自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12 2.0 3.0
5 夏加亮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 0 0.0 0.0
6 董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EI
基因载体
遮蔽体系
靶向作用
聚谷氨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