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龟(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其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其细胞色素b的特定片段(464 bp)进行扩增,然后选择Dde Ⅰ、Hae Ⅲ和Nla 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利用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得到酶切产物的特异图谱和确切的片段大小,从而有效区分了9种海鱼.研究结果表明,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在鱼种鉴定上具有精确、鉴别和快速三大优势,可为鱼类食品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品种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石斑鱼
鲷鱼
基于线粒体COⅢ基因变异鉴定黄渤海地区海鱼种类
通用引物
线粒体COⅢ基因
PCR-RFLP
鱼种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太白贝母鉴别检验的适用性探讨
太白贝母
伊犁贝母
鉴别
性状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
内转录间隔区(ITS)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型
雌激素受体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渤海地区鱼种鉴定
来源期刊 色谱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鱼类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76
页数 分类号 O658
字数 2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23.2011.006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23 130 7.0 10.0
2 张丽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85 1579 21.0 39.0
3 曲焱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1 8 1.0 1.0
4 张津 4 3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鱼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色谱
月刊
1000-8713
21-1185/O6
大16开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8-4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7931
论文1v1指导